江蘇響水化工園3個月要關停三分之一的企業!
9月20日,江蘇省化工產業安全環保整治提升領導小組下發一則《關于下達 2019 年全省化工產業安全環保整治提升工作目標任務的通知》(以下簡稱為《通知》)。
通知中表示:在2020年前,江蘇省共4022家化工生產企業列入整治范圍,其中計劃關閉退出1431家、停產整改267家、限期整改1302家、異地遷建77家、整治提升945家。2019年全省計劃關閉退出579家,計劃關閉和取消化工定位的化工園區(集中區)9個。
這通知著實是把小編嚇著了,要知道目前江蘇擁有登記在冊50個化工園區(集中區)和4280家化工企業,這樣算下來,本次整治占到全省化工園區的18%和化工企業的93.9%。換言之,江蘇此次整治有三成的企業要徹底關閉。
像這樣的大規模關停在2018年也有一次。2018年,江蘇省關閉高耗能高污染及“散亂污”規模以上企業3600多家;關停低端落后化工企業1200家以上。
No.1 確保年度目標全面完成
現在已經10月了,江蘇省對這4022家企業的整治還有3個月的時間。具體的評估工作安排通知中沒有具體講到,后續可能地方政府會發布具體工作安排。小編關注的是只有3個月的時間,任務又那么重,像無錫市列入整改范圍內的企業最多,達到828家。這樣的情況下,政府的評估是否能夠做到公平,標準又是否統一呢。
No.2 嚴禁新建化工項目
通知中明確規定:關閉或取消化工定位的園區,嚴禁新建化工項目,這也對企業的發展有一定影響。園區內原有化工生產企業,也要加快制定實施“一企一策”整治,大幅壓減企業數量。
No.3 響水化工園在關閉之列
9個確定年內被關閉的化工園區中就包括今年發生“3.21”響水爆炸事故的響水化工園區。響水化工園區承接的都是那些被趕出蘇南和浙江等地的化工企業。這些企業規模小,設備老,環保不達標,安全管理不到位,根本問題都沒有解決,只是搬到了環境承載能力比較大的地區,出事是遲早的。
江蘇省如此大規模的整治,拋開標準和公平性不談。就和響水化工園一樣,被關閉的企業沒有資金和技術整改,只能選擇轉行或是搬到環境承載能力比較大的中部地區,根本就是治標不治本。
政府除了大規模的整治以外,也要給企業指一條明路,企業的發展是離不開政府政策的扶持的。在有利的政策的情況下,企業也要配合政府的整治,了解行業動向。
江蘇省如此大規模的整治,拋開標準和公平性不談。就和響水化工園一樣,被關閉的企業沒有資金和技術整改,只能選擇轉行或是搬到環境承載能力比較大的中部地區,根本就是治標不治本。
政府除了大規模的整治以外,也要給企業指一條明路,企業的發展是離不開政府政策的扶持的。在有利的政策的情況下,企業也要配合政府的整治,了解行業動向。
來源:化工1對1,如有侵權聯系刪除